冰块考试网-考试资讯平台

当前位置:冰块考试网 > 工作总结 > 求2013~2017年司法考试的题目和解析,司法考试刑法部分真题及答案

求2013~2017年司法考试的题目和解析,司法考试刑法部分真题及答案

2025-07-10 18:34:51

冰块考试网将跟大家是介绍关于司法考试历年真题的,希望可以帮你解惑。

如何利用司法考试的历年真题

如何利用司法考试的历年真题

如何利用司法考试的历年真题

司法考试的历年试题,是每个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和必须利用到的资料。但是很多考生在利用这些资料的时候,往往不太明白利用这些资料的意义,也不太明白应当如何利用这些资料。因此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利用司法考试历年真题,是非常必要的。

一、历年真题重要性

1、把握重点,直接得分:司法考试界有句名言“重者恒重”,即司法考试的重点内容是基本固定的,每年虽有变化,但涉及的主要内容却是基本不变的(相对于近五年司考而言)当然,最近几年考题重复已不存在,但考点重复却是依然如故。

2、准确率高,针对性强:从命题角度而言,真题的命题人是各学科的重量级专家,他们在征集题库的基础上,用专门时间,“封闭式”反复推敲而成,其提供的出题样式的示范性和命题质量,非一般模拟题能比拟,其科学性、临场感远超一般的模拟题。

3、覆盖范围广:每年司考共分四卷:前三卷为客观题,每卷100道题,每题四个选项,平均每题所涉三个知识点,即三张试卷共3*100*3=900知识点;卷四约十道题,以每道题平均涉及7个知识点为基础,卷四的知识点为10*7=70,每年司考所考察知识点有将近1000个(含重复考察),如果以五年试题计算,将涉及5000个知识点。

二、历年真题的作用

1、了解司法考试: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学习,可以感性认识司法考试的题型、命题风格、各学科分值分布、考察的重点及难易程度。

2、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们虽然说“重者恒重”,但每年仍有很多人落马,为什么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虽然知道了重点,但不知道重点内容中会有怎样的运用。知识的掌握分为两种,一种表面的掌握;另外一种就是理解后的掌握。如果只是表面的掌握,如果考试的方式改变了,侧重点不同了,就没有办法做题了。而理解后的掌握,则可以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通过解析,不仅知其正确答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如果只仅仅给出依据XX法条,那么不懂的考生依旧不懂,已知该题答案的考生,不能通过这道题了解这知识点还有怎样的运用,不能举一反三。

3、把握解题思路,培养“题感”:考生应该学会分析真题的命题思路和意图,准确把握题目的关键要点,学会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问题,找准切入点,培养“题感”。

4、感悟司法考试命题侧重点和命题技术的变化:司法考试的重点每年,但是每年都有相当的变化,所以作为读者,如何了解每年的细微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通过历年真题的学习,你就可以发现每年题型、侧重点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仅靠语言,往往难以表述清楚,只有通过做不同年份的历年真题,才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其变化。

参考司考真题、研究司考真题,也只能作为复习准备司法考试的辅助指导,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个人的努力。愿更多的考生能顺利通过司法考试,实现自己的成功理想!

;

2013年司法考试卷一三国法不定项选择部分真题及答案

97.甲国公民库克被甲国刑事追诉,现在中国居留,甲国向中国请求引渡库克,中国和甲国间无引渡条约。关于引渡事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国引渡请求所指的行为依照中国法律和甲国法律均构成犯罪,是中国准予引渡的条件之一

B.由于库克健康原因,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不宜引渡,中国可以拒绝引渡

C.根据中国法律,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的,中国应当拒绝引渡

D.根据甲国法律,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的,中国应当拒绝引渡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引渡。

选项A正确。《引渡法》第7条第1款第(一)项规定,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的条件之一是:引渡请求所指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请求国法律均构成犯罪。

选项B正确。《引渡法》第9条第(二)项规定,由于被请求引渡人的年龄、健康等原因,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不宜引渡的,中国可以拒绝引渡。

选项C、D正确。《引渡法》第8条第(五)项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请求国法律,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纯属军事犯罪的,中国影帝拒绝引渡。

98.在涉外民事关系中,依《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和司法解释,关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应与所争议的民事关系有实际联系

B.当事人仅可在具有合同性质的涉外民事关系中选择法律

C.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有权协议选择或变更选择适用的法律

D.各方当事人援引相同国家的法律且未提出法律适用异议的,法院可以认定当事人已经就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作出了选择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核涉外民事关系中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选项A错误。《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据此可知,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并不要求必须与所争议的民事关系有实际联系。

选项B错误。除了合同领域,当事人还可以在其他领域的涉外民事关系中选择法律。例如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婚姻家庭等,适用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的法律。

选项C正确。《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8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协议选择或者变更选择适用的法律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选项D正确。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8条第2款规定,各方当事人援引相同国家的法律且未提出法律适用异议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当事人已经就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做出了选择。

99.甲公司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货物检验和交货不符合同约定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公司有权依自己习惯的时间安排货物的检验

B.如甲公司须再发运货物,没有合理机会在货到后加以检验,而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再发运的安排,则检验可推迟到货物到达新目的地后进行

C.甲公司在任何时间发现货物不符合同均可要求卖方赔偿

D.货物不符合同情形在风险转移时已经存在,在风险转移后才显现的,卖方应当承担责任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核《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货物的检验及风险转移的规定。

选项A错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8条第(1)项规定,买方必须在按情况实际可行的最短时间内检验货物或由他人检验货物。

选项B正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8条第(3)项规定,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改运或买方须再发运货物,没有合理机会加以检验,而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这种改运或再发运的可能性,检验可推迟到货物到达新目的地后进行。

选项C错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9条规定,(1)买方对货物不符合同,必须在发现或理应发现不符情形后一段合理时间内通知卖方,说明不符合同情形的性质、否则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2)无论如何,如果买方不在实际收到货物之日起两年内将货物不符合同情形通知卖方,他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除非这一时限与合同规定的保证期限不符。

选项D正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6条第(1)项规定,卖方应按照合同和本公约的规定,对风险移转到买方时所存在的任何不符合同情形,负有责任,即使这种不符合同情形在该时间后方始明显。

100.中国甲公司从某国乙公司进口一批货物,委托中国丙银行出具一份不可撤销信用证。乙公司发货后持单据向丙银行指定的丁银行请求付款,银行审单时发现单据上记载内容和信用证不完全一致。乙公司称甲公司接受此不符点,丙银行经与甲公司沟通,证实了该说法,即指示丁银行付款。后甲公司得知乙公司所发货物无价值,遂向有管辖权的中国法院申请中止支付信用证项下的款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已接受不符点,丙银行必须承担付款责任

B.乙公司行为构成信用证欺诈

C.即使丁银行已付款,法院仍应裁定丙银行中止支付

D.丙银行发现单证存在不符点,有义务联系甲公司征询是否接受不符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信用证欺诈。

选项A、D错误。《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第7条第2、3款规定,开证行发现信用证项下存在不符点后,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联系开证申请人接受不符点。开证申请人决定是否接受不符点,并不影响开证行最终决定是否接受不符点。开证行和开证申请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开证行向受益人明确表示接受不符点的,应当承担付款责任。据此可知,不符点的接受之最终决定权在于开证行丙银行,而不在于甲公司。另外,丙银行发现信用证项下存在不符点后,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联系开证申请人接受不符点。此属于开证行的权利,而非义务。

选项B正确。《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第8条第(二)项规定,受益人恶意不交付货物或者交付的货物无价值的,应当认定存在信用证欺诈。本案中,乙公司所发货物无价值,构成信用证欺诈。

选项C错误。《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第10条第(一)项规定,开证行的指定人、授权人已按照开证行的指令善意地进行了付款的,法院不能再裁定中止支付。

如何利用司法考试的历年真题

如何利用司法考试的历年真题

司法考试的历年试题,是每个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和必须利用到的资料。但是很多考生在利用这些资料的时候,往往不太明白利用这些资料的意义,也不太明白应当如何利用这些资料。因此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利用司法考试历年真题,是非常必要的。

一、历年真题重要性

1、把握重点,直接得分:司法考试界有句名言“重者恒重”,即司法考试的重点内容是基本固定的,每年虽有变化,但涉及的主要内容却是基本不变的(相对于近五年司考而言)当然,最近几年考题重复已不存在,但考点重复却是依然如故。

2、准确率高,针对性强:从命题角度而言,真题的命题人是各学科的重量级专家,他们在征集题库的基础上,用专门时间,“封闭式”反复推敲而成,其提供的出题样式的示范性和命题质量,非一般模拟题能比拟,其科学性、临场感远超一般的模拟题。

3、覆盖范围广:每年司考共分四卷:前三卷为客观题,每卷100道题,每题四个选项,平均每题所涉三个知识点,即三张试卷共3*100*3=900知识点;卷四约十道题,以每道题平均涉及7个知识点为基础,卷四的知识点为10*7=70,每年司考所考察知识点有将近1000个(含重复考察),如果以五年试题计算,将涉及5000个知识点。

二、历年真题的作用

1、了解司法考试: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学习,可以感性认识司法考试的题型、命题风格、各学科分值分布、考察的重点及难易程度。

2、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们虽然说“重者恒重”,但每年仍有很多人落马,为什么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虽然知道了重点,但不知道重点内容中会有怎样的运用。知识的掌握分为两种,一种表面的掌握;另外一种就是理解后的掌握。如果只是表面的掌握,如果考试的方式改变了,侧重点不同了,就没有办法做题了。而理解后的掌握,则可以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通过解析,不仅知其正确答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如果只仅仅给出依据XX法条,那么不懂的考生依旧不懂,已知该题答案的考生,不能通过这道题了解这知识点还有怎样的运用,不能举一反三。

3、把握解题思路,培养“题感”:考生应该学会分析真题的命题思路和意图,准确把握题目的关键要点,学会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问题,找准切入点,培养“题感”。

4、感悟司法考试命题侧重点和命题技术的变化:司法考试的重点每年,但是每年都有相当的变化,所以作为读者,如何了解每年的细微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通过历年真题的学习,你就可以发现每年题型、侧重点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仅靠语言,往往难以表述清楚,只有通过做不同年份的历年真题,才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其变化。

参考司考真题、研究司考真题,也只能作为复习准备司法考试的辅助指导,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个人的努力。愿更多的考生能顺利通过司法考试,实现自己的成功理想!

;

司法考试刑法部分真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刑法部分真题及答案

1、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参考答案】A

2、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信用卡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的主体都不可以是单位,只能是自然人

B、行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经企业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实施的盗窃电力的行为,可以成立单位犯罪,但不对单位判处罚金,只处罚作出该决定的单位领导和直接实施盗窃行为的责任人员

【参考答案】D

3、下列情形中属于连续犯的有:( )

A、某甲和村民有仇,在三天之内先后杀死了村长的妻子、儿子和儿媳

B、某乙在连续半年时间内,持续对丈夫与其前妻所生孩子以打骂、冻饿、不让吃饭等方式进行虐待

C、某丙系国家工作人员,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实施了侵吞和收贿行为

D、某丁以其妻子快要生小孩为由,将其年迈的父亲赶出家门,使父亲沿门乞讨;一周后又将妻子生下的女婴溺死

【参考答案】A

4、村民张某,为了筹集结婚费用,动起了盗窃国防通信线路的念头,先后三次用钢丝钳等工具,偷剪该线路电缆2000余米,价值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3000元,致使该线路中断通信3个多小时。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

C、破坏军事通信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参考答案】C

5、甲为其邻居乙打工,认为工资太少,遂产生勒索乙钱财之念。甲准备了一桶汽油,于某日凌晨1时许,将汽油倒在乙家门前草堆上,点燃后暂时躲回家中,乘乙全家人出动救火之机,翻后墙进入乙家院内,撬开门锁,将在屋内睡觉的乙仅18个月的儿子丙盗回家中。乙回家发现丙不见,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人员及时赶至现场,当即组织全村村民在各路口设卡追堵。甲见无法将丙带走,而丙在其家中又哭闹不止,怕被人发现,即将丙抱还乙的家人,并谎称丙是其从小偷手中追回,后装晕倒地。甲的行为:( )。

A、甲是绑架罪的中止

B、甲是绑架罪的未遂

C、甲是绑架罪的既遂

D、甲构成绑架罪和放火罪

【参考答案】D

6、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故意杀人罪

【参考答案】C

7、邢某与有夫之妇夏某勾搭成奸,后夏某因受丈夫责骂,与邢某中断了关系,邢某怀恨在心。一天下午,邢某将夏某骗至自己的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夏某家将其丈夫杀害。邢某的行为属于:

A、结果加重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结合犯

【参考答案】B

8、下列犯罪中,不构成牵连犯的是:

A、为盗窃枪而侵入他人住宅,窃得枪后又予以私藏,构成盗窃枪罪、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B、枪杀一人的同时造成另一人重伤的结果,构成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

C、盗掘古墓葬后为湮灭罪迹又毁坏文物,构成盗掘古墓罪与破坏珍贵文物罪

D、为了诈骗而伪造公文,构成诈骗罪与伪造公文罪

【参考答案】B

求2013~2017年司法考试的题目和解析

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供各位考试参考:

2017年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司法考试卷三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司法考试卷四真题及答案解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21-2022 冰块考试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202945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