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块考试网-考试资讯平台

当前位置:冰块考试网 > 考试资讯 > 新高考录取规则是什么

新高考录取规则是什么

2025-07-11 05:07:49

冰块考试网将会带领大家了解14个省份新高考录取变化,希望你可以从本文中找到答案。

新高考录取规则是什么

新高考录取规则是什么

新高考实行下,新高考“录取规则”有变化,高考分数不是唯一标准,部分省份部分高校的考生录取,不仅要以高考单分为依据,还要结合其他考生的考试成绩。

新高考录取原则是什么

新高考采用“专业(类)+学校”、“院校专业组”的录取模式。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模式,意味着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

上海市高考录取模式首创的“院校专业组”和浙江省的“专业+学校”志愿填报模式;海南省则按院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北京市是实行高考志愿考后知分填报,普通批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平行志愿投档;

山东省则参考浙江省的录取模式,按“专业(类)+学校”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增加志愿填报数量,最大限度满足考生志愿需求;天津市继续实行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

新高考有什么新的变化

1、考试科目

新高考模式是“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1”为在物理、历史中选择一门,“2”为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选择两门。

2、考试分值

新高考方案中六门学科均以分数形式呈现,均计入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选一在物理或历史中选一门分值为100分,选二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选两门,每门分值100分。总分750分。

3、录取模式改为“两参考、一依据”

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新高考是什么意思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新高考的意思是在选文科理科上改革成选物理,新高考变化如下:

新高考的变化:

1、不分文理科,改为“3+3”模式

高考科目将由3门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自选3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组成。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上述6科,还增加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科目。

2、录取模式改为“两参考、一依据”

之前的高考录取模式为“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录取,新高考后录取模式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3、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度

大部分省的总分为750分,也就是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选考的3门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度,考生按照自己所在的等级,来获得分数。

新高考和老高考的区别:

1、学业水平考试

老高考时采用文理分科,文科生只用学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生只用学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

新高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身、艺术、劳动技术所有科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过度偏科。

2、高考考试科目

老高考考试科目是固定的,也就是文科生考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生考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

新高考允许考生自由组合选科,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新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也是必选科目,3+3新高考模式省份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择3门参加高考。

实施新高考的14个省份中,录取发生了哪些变化?

据统计实行新高考模式的省份共计14个,那么,在新旧高考模式同时兼容的情况下,全国各省份的高考录取规则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这些变化会给考生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14个省份新高考录取变化

2021年实施新高考的14个省份中,山东、浙江、河北、辽宁、重庆等5省份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进行志愿填报。北京、天津、上海、海南、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福建等地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进行志愿填报。

新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院校+专业组”:在高考当中考出高分,这是想要在院校专业组录取模式之下取得成功的关键。从本质上来讲,无论是原来的院校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还是院校专业组平行投档模式,本质要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分数优先,专业优先。

“专业(类)+院校”:“专业(类)+学校”的报考模式不是学校与专业的简单的顺序调换,最大的区别是由以往的学校优先变为专业优先。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高考填报志愿要用全省名次进行定位,在自己能力所能及的学校范围内选择。有的考生想进好的大学,到发达地区,但分数达不到,这就要在地域、学校、专业方面做出取舍。

有人说,填报志愿,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不能说它具有普适性,必须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考是起跑线,挑学校、报志愿就是选赛道。很多学生爱喝鸡汤,天真地认为英雄不问出处,追捧“小学毕业也能亿万身家”的小概率事件。

报考过程,就是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的过程,提前批报与不报,怎么报,这都需要权衡,也需要提前了解规则…至于了解并熟悉本省区的招考政策、批次设置、报考程序、招生大势,以及招生院校、专业及其录取规则,包括自身各方的需求,这都是早该干的事,这里只谈报考!

从现在开始,每一位家长都应与孩子沟通好,彻底了解孩子的兴趣点、专业喜好和擅长领域,真正了解各专业的学习课程和内容以及该专业的对口就业部门,认真分析各专业的就业市场现状与前景。这个任务是很繁重的,如果家长力不能及,最好找个明白人指导一下,千万别拿孩子前程当儿戏!

无论各位考生和家长对于学生的高考成绩有多么的不满和失落或者知足和激动,各位对于成绩所产生的情绪性波动都在此刻要先放一放啦!恢复理性,集中全副精力对付填报志愿这头“怪兽”吧!

从英语科考场走出来,每个考生都有被解放了的感觉,终于结束了,三年的漫漫备考路,每个同学都很不容易,家长也更辛苦。但是高考结束并不是考大学漫漫征程的重点,还有一件大事要开始准备,那就是填报志愿。而估分就是填报志愿的前奏,每个考生都要认真对待。

结合多年数据综合分析。建议至少参考3年历史数据,招生人数、录取线均较稳定的院校参考3-5年数据即可;对于录取线波动较大的高校,要延长参考的年份,并充分考虑招生人数的变化对分数线波动的影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21-2022 冰块考试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202945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