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自学考试《方剂学(一)》章节试题:解表剂(2)
冰块考试网将会带领大家了解自学考试试题,希望你可以从本文中找到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

【 #自考# 导语】寒窗苦读十余载,今朝考试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心平气和信心足,过关斩将如流水;细心用心加耐心,努力备考,定会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供您查阅。
篇一
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A)
A.低级的感性认识 B.人的意志 C.理性 D.意念
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D)
A.理念论 B.先验主体论 C.绝对精神论 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2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B)
A.意念 B.实践 C.精神 D.物质
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B)
A.柏拉图 B.黑格尔 C.康德 D.席勒
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A)
A.自由 B.实践 C.劳动 D.阅读
1.26.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C)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
1.27.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B)
A.多向度的人 B.单面人 C.双重性格的人 D.多重性格的人
1.28.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B)
A.学习 B.觉解 C.实践 D.艺术
1.29.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C)
A.自发性 B.内在性 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D.动态性
1.30.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A)
A.天地境界 B.道德境界 C.功利境界 D.自然境界
1.31.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C)
A.功利境界 B.学术境界 C.艺术境界 D.*境界
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B)
A.知识 B.体验 C.美 D.存在
1.33.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A)
A.自由 B.限制 C.必然 D.可能
1.34.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B)
A.毫无瓜葛 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C.同一个概念 D.包含关系
1.35.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C)
A.同时的 B.在后的 C.在前的 D.无所谓先后
1.36.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D)
A.崇高 B.荒诞 C.喜剧 D.气韵
1.37.审美经验是一种(A)
A.感性体验 B.感官体验 C.认识 D.感官快感
1.38.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D)
A.艺术创造 B.艺术作品 C.艺术接受 D.艺术欣赏
1.39.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这是(B)
A.广义的美育 B.狭义的美育 C.美育 D.都不是
1.40.不论广义的美育,还是狭义的美育,都是通过——才能实现。(D)
A.人生境界 B.实践 C.生存实践 D.审美活动
1.41.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A)
A.审美活动 B.审美理想 C.审美意象 D.审美心理
篇二
2.1.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本质特征是(A)
A.审美需要 B.抽象思维 C.审美理想 D.认识能力
2.2.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位置的是(D)
A.审美需要 B.审美经验 C.审美趣味 D.审美理想
2.3.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情趣,根本上是由——决定的。(B)
A.主体的个体特征 B.后天的社会因素 C.审美对象的客观特征 D.人的生理素质
2.4.“趣味无可争辩”观点的错误在于把(A)
A.审美趣味相对化 B.审美趣味绝对化 C.审美趣味个性化 D.审美趣味主观化
2.5.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构成的(D)
A.信仰关系 B.认识关系 C.审美关系 D.本己性精神交流
2.6.以下不属于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的是(D)
A.自律性 B.个性化 C.开放性 D.形式符号性
2.7.马克思说过:“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的特性。(A)
A.自律性 B.超越性 C.自我性 D.开放性
2.8.美感产生于(A)
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 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 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
2.9.以下不属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的是(B)
A.惊异 B.领悟 C.体验 D.澄明
2.10.澄明之境的进入,需要审美主体的——才能自动展现出来。(B)
A.审美距离 B.静观体验 C.陌生化 D.热情投入
2.11.所谓“胸有成竹”,说明审美对象具有——的特征。(D)
A.虚无性 B.具体性 C.不可捉摸性 D.非实体性
2.12.提出“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是(C)
A.欧阳修 B.苏轼 C.梅尧臣 D.柳宗元
2.13.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到过的概念是(C)
A.自由创造 B.交感巫术 C.自由游戏 D.劳动先于艺术
2.14.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B)
A.加达默尔 B.弗洛伊德 C.柏格森 D.贝尔
2.15.对原始巫术活动作了极为详尽而细致的研究的学者是(B)
A.泰勒 B.弗雷泽 C.卡o毕歇尔 D.普列汉诺夫
2.16.在解释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上有可信说服力的是(D)
A.表现说 B.劳动说 C.本能说 D.巫术说
2.17.普列汉诺夫提出的理论是(B)
A.有意味的形式 B.劳动先于艺术 C.自由游戏 D.巫术礼仪活动
2.18.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C)
A.异性的吸引 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祭祀的崇拜
2.19.人类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2.20.促进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D)
A.语言艺术 B.家庭生活 C.劳动工具 D.巫术礼仪活动
2.21.人的审美需要开始生成和审美意识开始确立的直接前提是(B)
A.人类开始运用语言 B.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C.人类具有思维能力 D.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2.22.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绘画,多以早期人类的——为主题。(B)
A.婚姻恋爱 B.狩猎生活 C.巫术仪式 D.耕种
篇三
3.1.对审美体验的理性反思和逻辑总结构成了(A)
A.审美形态 B.审美范畴 C.审美活动 D.审美经验
3.2.认为审美形态是美的形态的逻辑出发点是(C)
A.认为美是主观的 B.认为美中有人的体验 C.认为美是客观的,完全外在于人 D.认为美在实践中形成
3.3.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看成一种文化大风格,这种观点是(C)
A.完全正确的 B.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最主要的特征 C.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某些重要特征,但不全面 D.完全错误的
3.4.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类型的观点(A)
A.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 B.顾及到了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 C.是美的类型说 D.是审美类型说
3.5.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范畴的观点(D)
A.是美的范畴说 B.是审美范畴说 C.很全面 D.犯了主客二分和现成论的错误
3.6.将审美形态与人生境界等同的观点(B)
A.是正确的 B.随着对人生境界研究的重视而出现 C.人生境界具有审美形态的表形特征 D.在古希腊时就如此
3.7.“虚实”不仅在文学意境中使用,还可以在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甚至现实生活的兵法中使用,这说明了审美形态具有(B)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8.“意象”不能称为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这种说法(B)
A.是正确的,意象与审美形态毫无关系 B.是正确的,意象不具有普适性或广泛性 C.是错误的,意象就是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 D.是错误的,意象具有广泛性
3.9.中国哲学之“道”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原则,贯穿于阳刚与阴柔,意与境等,说明审美形态具有(A)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0.中国古代的“神”及其有关的神韵等。在当今社会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审美形态的(C)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1.将丑和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是在(D)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中世纪 D.19世纪中叶后
3.12.中国古代的诗学背后往往有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是审美形态的(B)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3.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这是审美形态的(C)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4.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指(C)
A.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 B.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统一 C.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D.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3.15.中国早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A)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6.西方早期审美形态的实质是(B)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7.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的是(B)
A.席勒 B.索绪尔 C.鲁迅 D.*金
3.18.汉语高度重视词汇,而不像西方重视语法,所以它表现出一种(D)
A.哲学性 B.逻辑性 C.清晰性 D.诗性
3.19.和西方的审美文化不同,中国的审美文化具有的特征是(A)
A.世俗化 B.形而上性 C.宗教化 D.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
3.20.理念论的*学内容,是道德至上的原则,具体到美学中,就表现为(C)
A.真与善合一 B.真与美合一 C.美与善合一 D.都不是
篇四
3.21.在理性主义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时,讲出“上帝死了”的人是(B)
A.叔本华 B.尼采 C.罗兰巴特 D.德里达
3.22.审美形态的出现与哲学息息相关,丑和荒诞出现的哲学背景是(C)
A.人文主义盛行 B.理性主义兴起 C.非理性主义兴起 D.古典主义盛行
3.23.中国哲学几千年基本上没变,下面的哪句话可以说明(D)
A.变则通 B.物化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天不变道亦不变
3.24.许多审美形态都是最初表现为(C)
A.自然形态 B.社会形态 C.艺术形态 D.人生形态
3.25.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A)
A.优美和崇高 B.悲剧和喜剧 C.丑和荒诞 D.优美和丑
3.26.明确将美分为秀美和威严两类,并说前者可以看作女性美,后者可以看作男性美的是(C)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本雅明
3.27.在狭义上,美主要指(C)
A.崇高美 B.悲剧美 C.优美 D.喜剧美
3.28.认为美不含功利性,至于审美主体的自由创造的“心意能力”相关的是(A)
A.康德 B.歌德 C.雅斯贝斯 D.席勒
3.29.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C)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托尔斯泰
3.30.下列对优美的理论探讨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B)
A.古希腊时期,把优美与美划等号 B.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三角形 C.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D.英国画家荷迦兹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3.31.康德说优美“直接在自身携带着一种促进生命的感觉”,说明其论述着手的角度是(C)
A.对象的物性特性 B.对象的形式特征 C.审美效应 D.生理效应
3.32.真正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来进行研究的是(B)
A.朗吉弩斯 B.博克 C.索绪尔 D.歌德
3.33.康德分析崇高,认为其特征是“无形式”的着作是(A)
A.《判断力批判》 B.《美学》 C.《论崇高》 D.《谈美书简》
3.34.西方美学,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C)
A.朗吉弩斯 B.博克 C.毕达哥拉斯 D.歌德
3.35.朗吉弩斯将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对举的美来论述的着作是(C)
A.《拉奥孔》 B.《美学》 C.《论崇高》 D.《论崇高与美》
3.36.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的是(D)
A.博克 B.席勒 C.黑格尔 D.康德
3.37.康德认为,崇高的事物往往是巨大的,巨大表现在(C)
A.数学的崇高 B.力学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D.艺术的崇高
3.38.利奥塔德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其将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B)
A.悲剧上 B.崇高上 C.荒诞上 D.丑上
3.39.恩格斯认为悲剧性冲突的实质是(D)
A.一除悯和恐惧 B.对立理想的冲突 C.永恒正义的和解 D.历史必然性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3.40.悲剧成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最根本原因是(D)
A.表现冲突和毁灭 B.表现巨大的哀伤 C.具有崇高性 D.表现毁灭,也表现抗争
2004年4月浙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力学二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4分)
1.荷载是作用于结构上的主动力,任举三种工程中常见的荷载,它们是:_、_、_.
2.图示结构中BC和AC杆都属于_.当P=5KN时,可求得SAC=_ ,SBC=_.
3.A、B两点的距离a=10cm,P=15KN,欲将P力从B点平移到A点,得到的力
P′=_,附加力偶矩mA=_.
4.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_、_、_.
5.强度是指构件抵抗_的能力,刚度是指构件抵抗_的能力,稳定性是指受压杆件要保持_的能力。
6.杆件的横截面A=1000mm2,受力如图所示。此杆处于平衡状态。P=__、
σ1-1=_.
7.直径为d的钢柱支于厚度为t的铜板上,铜板的剪切面面积A=_、挤压面面积Abs=_、挤压应力σbs=_.
8.图示圆轴,受到四个外力偶作用,则其外力偶矩m=_、T1=_、T2=_.
9.Ip,Iz,Iy分别代表平面图形的极惯性矩和两个轴惯性矩,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为_.圆形截面的 ,则IZ=_.
10.图示组合梁,A为中间铰,A处左、右的Q应该_,而且Q=_;弯矩M=_.
11.悬臂梁AB为矩形截面,h=120mm,b=60mm,荷载P=20KN,m=4KN-m,长度l=0.4m,σmax=_、τmax=_.
12.用积分法求图示梁的变形时,边界条件除了x=0时,yA=0外,还有x=l时_及连续条件在x=l时有_和_.
13.若已知三个主应力分别为0,-100MPa,-20MPa,则σ1=__,σ2=,σ3=_.
14.圆截面折杆ABCD,在CD端作用匀布力q,它在BCD面内,并垂直CD,此时CD段发生_变形,CB段发生_变形,AB段发生_变形。(弯曲剪力忽略)
15.写出压杆稳定临界应力总图中AB段所用公式σcr=__,BC段所用公式σcr=_,CD段所用的公式σcr=_.
16.推导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动应力时,我们采用了_法,得到的动荷系数kd=_.若已知构件的静应力为σst,则动应力σd=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图示三铰刚架,受水平力P作用,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错的是( )。
A.AC为二力平衡杆件
B.BC为三力平衡构件
C.反力RA和RB的方向都指向C
D.RA的方向指向C,RB的方向不确定
2.(a)、(b)两图代表平面汇交力系的两个力多边形,其中哪一个图代表平衡力系,哪一个图中的哪一个力代表合力。有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应是( )。
A.图(a)的F4为合力,图(b)为平衡力系
B.图(a)、图(b)都是平衡力系
C.图(a)、图(b)都不是平衡力系
D.图(a)是平衡力系,图(b)的F4是合力
3.材料不同的两物体A和B,叠放在水平面上,物块A被水平绳索拉住。已知物块A重0.6KN,B重0.3KN,物块A与B之间摩擦系数f1=0.25,物块B与水平面间摩擦系数f2=0.2,则拉动物块B所需的最小力为( )。
A.0.15KN
B.0.33KN
C.0.18KN
D.0.06KN
4.若一个空间力 与x轴相交,但不与y轴、z轴平行和相交,则它对三个坐标轴之矩应是
( )。
A.mx(F)≠0、my(F)≠0、mz(F)≠0
B.mx(F)=0、my(F)≠0、mz(F)≠0
C.mx(F)=0、my(F)=0、mz(F)≠0
D.mx(F)=0、my(F)≠0、mz(F)=0
5.对于应力,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错的应是( )。 A.一点处的内力集度称为应力,记作P,P称为总应力
B.总应力P垂直于截面方向的分量σ称为正应力
C.总应力P与截面相切的分量τ称为剪应力
D.剪应力τ的作用效果使相邻的截面分离或接近
6.σe、σp、σs、σb分别代表弹性极限、比例极限、流动极限和强度极限,许用应力
[σ]= ,对于低碳钢,极限应力σ0应是( )。
A.σs B.σp
C.σe D.σb
7.某支架的槽钢用两个螺栓与柱相连,这两个螺栓的剪力Q应为( )。
A.Q1=Q2=
B.Q1=Q2=
C.
D.
8.两端固定的圆轴,在C截面作用着扭转外力偶m,对支座反力偶矩mA和mB为( )。
A.mA=mB=
B.mA= 、mB=
C.mA=0、mB=m
D.mA= 、mB=
9.矩形截面尺寸如图,Zc为形心主轴,Z轴平行Zc轴,IZ应为( )。
A.IZ=
B.IZ=
C.IZ=
D.IZ=
10.AB梁中C截面左,右的剪力与弯矩大小比较应为( )。
A.Qc左=Qc右,Mc左Mc右
C.Qc左Qc右,Mc左=Mc右
11.梁发生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绕( )旋转。
A.梁的轴线
B.横截面上的纵向对称轴
C.中性层与纵向对称面的交线
D.中性轴
12.图示梁,已知B处的挠度与转角为fB、QB,则挠度fC应为( )。 A.fC=QB b
B.fC=(QA+QB)×b
C.fC=fB
D.fC=fB+QB b
13.图示应力状态,其σ1,σ3及τmax各为( )。
A.σ1=40MPa,σ3=0,τmax=40MPa
B.σ1=-70MPa,σ3=40MPa,τmax=-55MPa
C.σ1=40MPa,σ3=-70MPa,τmax=55MPa
D.σ1=70MPa,σ3=0,τmax=35MPa
14.正方形、矩形、等边三角形、工字型和圆形截面梁,在横力作用下,可能发生斜弯曲的有( )。
A.正方形、等边三角形截面梁
B.圆形、正方形、矩形截面梁
C.矩形、工字型截面梁
D.正方形、矩形、等边三角形、工字型和圆形截面梁
15.压杆的临界压力与( )无关。
A.杆长与约束状况 B.杆横面的形状和尺寸
C.杆的材料 D.杆中的小孔等局部削弱
16.立柱受冲击荷载作用,若要减小它的动应力和动变形,的办法是( )。
A.改变柱的材料,减小弹性模量E
B.加大柱的横截面面积A
C.将柱的上端或下端加弹簧、橡皮等弹性物体 D.增加柱的长度l
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图示外伸梁,在q=800N/m的均布荷载作用下。试求支座反力。
2.一起重机起吊重物G=4KN,试求绳索AB和杆BC的内力TAB、NBC.
3.图示刚架AB受P力作用。试求支座A和B的反力。
4.横截面面积A=10cm2的拉杆,P=40KN,试求α=60°斜面上的σα和τα。
5.已知A、B支座反力RA= qa,RB= qa,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6.简支梁受集中力P=20KN作用,梁截面形状,尺寸如图,它的轴惯性矩为IZ=7.6×106mm4,试求此梁拉应力。
7.求图示超静定梁的支座反力RB.
附表
8.图示矩形截面梁,载荷,尺寸如图所示,若不考虑弯曲剪应力的影响,求此梁的拉应力σlmax.
2018年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精选试题【四】
【 #自考# 导语】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高山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出发吧,愿你前程无量,努力备考,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精选试题【四】》供您查阅。
一、名词解释:
1、贡献边际: 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贡献边际率: 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3、变动成本率: 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4、保本分析: 是研究当企业正好处于保本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5、保本点: 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6、安全边际: 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
7、保本作业率: 保本作业率又叫危险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业务量的百分比。
8、保利点: 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总称。
9、保净利点: 是指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具体包括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额。
二、单项选择题:
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 )
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 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率
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
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
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 )
A.单位贡献边际 B.贡献边际率
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
D.综合贡献边际率
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 )
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
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
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 )
A.贡献边际率 B.单位利润
C.单位售价 D.单位贡献边际
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边际为( )元
A.650 B.750
C.850 D.950
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 )
A.销售量上升 B.产品单价下降
C.固定成本下降 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 )
A.33.33% B.25%
C.50% D.20%
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
A.贡献边际 B.营业利润
C.营业毛利 D.期间成本
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
A.保本量 B.贡献边际
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
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
A.完全成本法 B.变动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 )
A.两者相等 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
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 D.两者之和等于1
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 )
A.越小 B.不变
C.越大 D.不一定
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 )
A.16.40 B.14.60
C.10.60 D.10.40
15、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 )万元。
A.8 B.12 C.4 D.16
16、单价单独变动时,会使安全边际( )
A.不变 B.不一定变动
C.同方向变动 D.反方向变动
17、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保利点产生影响的是( )
A.单价 B.目标利润
C.成本水平 D.销售量
18、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1000元,单价10元,计划销售量6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800元,其单位变动成本为( )元。
A.10 B.9 C.8 D.7
答案:1.B2.D3.A4.D5.B6.B7.B8.A9.C
10.B11.B12.D13.A14.D15.A16.C17.D18.D
三、多项选择题:
1、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
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B.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C.变动成本法假设 D.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E.目标利润假设
2、本量利分析基本内容有( )
A.保本点分析 B.安全性分析
C.利润分析 D.成本分析
E.保利点分析
3、安全边际率=( )
A.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 B.保本销售量÷实际销售量
C.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 D.保本销售额÷实际销售额
E.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额
4、从保本图得知( )
A.保本点右边,成本大于收入,是亏损区
B.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盈利区越大
C.实际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量部分即是安全边际
D.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保本点越低,盈利面积越小
E.安全边际越大,盈利面积越大
5、贡献边际率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
A.1—变动成本率 B.贡献边际/销售收入
C.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量 D.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额
E.单位贡献边际/单价
6、下列各项中,能够同时影响保本点、保利点及保净利点的因素为( )
A.单位贡献边际 B.贡献边际率
C.固定成本总额 D.目标利润
E.所得税率
7、下列两个指标之和为1的有( )
A.安全边际率与贡献边际率 B.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
C.保本作业率与变动成本率 D.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
E.贡献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
答案:1.ABCDE2.ABE3.AC4.CE5.ABDE6.ABC7.BD
四、简答题:
1、简述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
答: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是:(1)成本性态分析假设;(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4)变动成本法假设;(5)目标利润假设。
2、贡献边际率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它和变动成本率的关系如何
答: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将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联系起来,有以下关系成立:变动成本率+贡献边际率=1。变动成本率与贡献边际率
属于互补性质,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边际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小;反之,变动成本率越低,贡献边际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五、计算题:
(一)已知:某企业产销A、B、C、D四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
名称 销售
数量 销售收
入总额 变动成
本总额 单位贡
献边际 固定成
本总额 利润
(或亏损)
A (1) 20000 (2) 5 4000 6000
B 1000 20000 (3) (4) 8000 -1000
C 4000 40000 20000 (5) 9000 (6)
D 3000 (7) 15000 2 (8) 4000
要求:计算填列表中用数字(1)、(2)、(3)、(4)、(5)、(6)、(7)、(8)表示的项目。
(二)已知: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1998年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税前利润为1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
要求:(1)计算该公司1998年的固定成本;
(2)假定1999年该公司只追加20万元的广告费,其他条件均不变,试计算该年的固定成本。
(3)计算1999年该公司保本额。
(三)已知: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1997年销售量为8000件,单价为240元,单位成本为180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150元,该企业计划1998年利润比1997年增加10%。
要求:运用本量利分析原理进行规划,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实现目标利润(假定采取某项措施时,其他条件不变)。
(四)已知:某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固定成本总额为19 800元,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品种 销售单价(元) 销售量(件) 单位变动成本(元)
甲 2000 60 1600
乙 500 30 300
丙 1000 65 700
要求:(1)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该厂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2)计算该公司营业利润。
(五)已知:某公司1998年销售收入为180 000元,销售成本为160 000元,其中固定成本为88 000元,若1999年计划增加广告费3200元,产品单价仍为40元/件。
要求:(1)预测1999年该公司的保本点;
(2)若1999年计划实现目标利润52 800元,则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
(六)已知:某公司1999年预计销售某种产品50000件,若该产品变动成本率为50%,安全边际率为20%,单位贡献边际为15元。
要求:(1)预测1999年该公司的保本销售额;
(2)1999年该公司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
(七)已知:某公司产销一种产品,本年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单位售价 20
单位变动成本:
直接材料 4
直接人工 7
变动制造费用 3
单位贡献边际 6
要求:(1)若每月销售额为25000元时可以保本,计算当年固定成本总额;
(2)若直接人工增加10%,要维持目前的贡献边际率,则单位售价应提高多少
(八)已知: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1998年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件,变动成本总额为63000元,共获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于1999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1998年的30%。
要求:(1)预测1999年的保本销售量;
(2)若1999年的计划销售量比1998年提高8%,则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
习题答案:
(一)、(1)(20000-4000-6000)/5=2000
(2)20000-4000-6000=10000
(3)20000-8000-(-1000)=13000
(4)(20000-13000)/1000=7
(5)(40000-20000)/4000=5
(6)40000-20000-9000=11000
(7)2*3000+15000=21000
(8)21000-15000-4000=2000
(二)、(1)1000万×60%=600万元
1000万-600万-100万=300万元
(2)300万+20万=320万元
(3)320/(1-60%)=800万元
(三)、(1)240×8000-180×8000=480000元
480000×(1+10%)=528000元
180-150=30元
(30×8000+528000)/(240-150)=8534件
8534-8000=534件
98年应增加销售量534件,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2)240*8000-150*8000-528000=192000元
30*8000-192000=48000元
98年应降低固定成本48000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3)(240*8000-30*8000-528000)/8000=144元
150-144=6元
98年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6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4)150+(24000+528000)/8000=246元
246-240=6元
98年应提高单价6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四)、(1)甲产品的销售比重=2000×60/200 000=60%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500×30/200 000=7.5%
丙产品的销售比重=1000×65/200 000=32.5%
甲产品的贡献边际率=(2000-1600)/2000=20%
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500-300)/500=40%
丙产品的贡献边际率=(1000-700)/1000=30%
综合贡献边际率=20%×60%+40%×7.5%+30%×32.5%=24.75%
综合保本额=19800/24.75%=80 000元
甲产品保本量=80000×60%/2000=24元
乙产品保本量=80000×7.5%/500=12元
丙产品保本量=80000×32.5%/1000=26元
(2)(2000×60+500×30+1000×65)×24.75%=49500元
49500-19800=29700元
(五)、(1)180000/40=4500件
(160000-88000)/4500=16元/件
保本量=(88000+3200)/(40-16)=3800件
保本额=3800×40=152 000元
(2)(88000+7200+52 800)/(40-16)×40=240000元
(六)、(1)(50000×15)/(1-50%)=1500000元
1500000/50000=30元/件
保本量=50000×(1-20%)=40000件
保本额=40000×30=1 200 000元
(2)固定成本=15×40000=600000元
税前利润=1500000-15×50000-600000=150 000元
(七)、(1)固定成本=25000/20×6=7500元
7500×12=90000
(2)6/20×100%=30%
[4+7(1+10%)+3]/(1-30%)=21元
(21-20)/20*100%=5%
(八)、(1)63000/15=4200件
63000/30%=210000元
210000/4200=50元/件
(210000-63000-18000)/(50-15)=129000/35=3686件
(2)50×4200×(1+8%)-15×4200×(1+8%)-129000=29760元
自学考试《方剂学(一)》章节试题:解表剂(2)
32.原书服法要求“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的'方剂( )
A桑菊饮 B桑杏汤 C银翘散 D金沸草散 E香薷散
33.患者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治宜选用( )
A桑菊饮 B止嗽散 C麻黄汤 D银翘散 E桂枝汤
34.下例何项不是桑菊饮与银翘散组成中均有的药物( )
A芦根 B生甘草 C连翘 D桔梗 E牛蒡子
35.下列属于银翘散和桑菊饮所共有的药物有( )
A银花、桑叶 B 连翘、菊花 C 连翘、桔梗 D杏仁、荆芥 E竹叶、薄荷
36.麻杏石甘汤中麻黄配石膏的作用是( )
A清肺平喘 B清肺止咳 C宣肺泻热 D 止咳化痰 E 清胃宣肺
37.麻杏石甘汤的功用是( )
A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B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D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E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38.麻杏石甘汤中的君药是( )
A麻黄 B杏仁 C 石膏 D麻黄、杏仁 E麻黄、石膏
3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是( )
A 1:1 B 1:2 C 2:1 D 1:3 E 3:1
40.柴葛解肌汤的功用为( )
A解肌透疹 B解肌发表 C解肌清热 D解表散寒 E疏风清热
41.功用为解肌清热的方剂是( )
A大青龙汤 B消风散 C升麻葛根汤 D竹叶柳蒡汤 E柴葛解肌汤
42.用于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的基础方是( )
A升麻葛根汤 B柴葛解肌汤 C竹叶柳蒡汤 D普济消毒饮 E败毒散
43.败毒散的组成中不含有( )
A枳壳 B前胡 C柴胡 D黄芩 E人参
44.败毒散中配伍人参的作用论述,以下那一项是错误的( )
A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 B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C滋汗源,不致汗之无汗
D调补正气,防邪深入 E纯为补虚而设
45.败毒散的君药是( )
A羌活、川芎 B羌活、独活 C独活、川芎 D羌活 E独活
46.败毒散出自( )
A《金匮要略》 B《医学心悟》 C《千金方》 D《伤寒论》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7.体现“逆流挽舟法”的方剂是( )
A 银翘散 B 麻杏石甘汤 C败毒散 D 麻黄汤 E桂枝汤
48.患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治宜选用( )
A再造散 B生脉饮 C麻黄汤 D华盖散 E参苏饮
49.《伤寒论》中“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何方主之( )
A四逆散 B麻黄细辛附子汤 C当归四逆汤 D一贯煎 E生脉饮
50.专为素体阴虚,感受风热之证而设的方剂是( )
A桑菊饮 B当归六黄汤 C葱白七味饮 D加减葳蕤汤 E仓廪散
(四)X型题(每题均由1个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5个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的正确答案。要求应试者将正确答案准确全部选出,多选或少选均为错误)
1.下列不能使用麻黄汤的情况有( )( )( )( )( )
A外感表虚自汗 B外感表实无汗 C疮家 D衄家 E尺脉微或迟
2.麻黄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 ( )( )( )( )( )
A麻黄 B桂枝 C芍药 D杏仁 E甘草
3.桂枝汤中调和营卫的两对药物是( )( )( )( )( )
A桂枝与芍药 B桂枝与生姜 C芍药与大枣 D芍药与生姜 E大枣与生姜
4.止嗽散的配伍特点( )
A温而不燥 B润而不腻 C散寒不助热 D解表不伤正 E散中有补
5. 银翘散中配伍的辛温药是( )( )( )( )( )
A 银花 B连翘 C荆芥穗 D淡豆豉 E竹叶
6.银翘散的用药特点有( )( )( )( )( )
A表里同治 B散中有收 C辛凉之中配少量辛温之品
D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芳香辟秽药相配 E扶正驱邪
7. 桑菊饮的君药是( )
A 菊花 B 连翘 C 桑叶 D 薄荷 E 杏仁
8. 银翘散与桑菊饮共有的药物有( )( )( )( )( )
A 桔梗 B薄荷 C连翘 D甘草 E苇根
9.组成中含有麻黄的方剂有( )( )( )( )( )
A麻黄汤 B桂枝汤 C小青龙汤 D麻杏甘石汤 E九味羌活汤
10. 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有( )( )( )( )( )
A 柴胡 B黄芩 C葛根 D白芷 E羌活
11. 九味羌活汤与柴葛解肌汤共有的药物是( )( )( )( )( )
A羌活 B细辛 C白芷 D黄芩 E甘草
12.败毒散中配伍人参的用意是( )( )( )( )( )
A扶助正气以驱邪外出 B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C补中益气 D大补元气 E均不是
13. 败毒散的功效有( )( )( )( )( )
A散寒祛湿 B理气化痰 C益气解表 D发汗祛湿 E解肌清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2024高考分数线已公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2025-04-13从事人力资源考什么证
- 2025-04-09四川高考状元2024、四川高考状元一览表
- 2025-04-14英语四级考试题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
- 2025-04-11北京市公务员考试报名
- 2025-04-12河南省研究生报名费
- 2025-03-28考研学校怎么选
- 2025-04-16预测2024年高考分数线
- 2025-03-21河南省民办二本院校排名?
- 2025-05-02520分能考上什么好大学
- 2025-07-08导游证怎么考